天然气市场体系建设是需要协调配套与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天然气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快速增加使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急剧扩张,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天然气市场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多措并举、协调配套、系统集成、分步推进,构建公平竞争、开放有序、覆盖产供储销各环节的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
(一)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体系 的运行保障
一是夯实管网建设。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目标,加快建设广覆盖多层次的天然气管网与安全稳定的天然气储运系统,切实解决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需求快速增长、管网布局结构不合理、网络化程度低、体制机制障碍影响互联互通与公平准入等市场痛点,形成全面互联互通、公平服务、安全高效智能运营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强储气设施建设。针对我国储气能力普遍不足、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LNG接收站罐容占全国消费量比重偏低等储气设施“短板”,要压实《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中的各项重点任务,加速推进地下储气库和沿海LNG接收站储气建设。针对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要着力扩大陆上通道输送能力,拓展建设新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通道。
(二) 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市场体系的布局
大力推进我国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是构建竞争性市场体系的重要抓手。天然气交易市场主要包 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应根据我国天然气供需格局、运输布局、市场条件等,逐步推进多层次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基本原则是依托天然气交易市场现有基础,参考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具体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天然气交易中心,促进其市场制度的完善、交易品种的丰富、交易规模的扩大,争取将其培育成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天然气交易中心。其次,针对目前地方筹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积极性高的情况,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中心与负荷中心距离有远有近,可以基于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与供需格局,由国家层面统一规划,鼓励建设差异化的、区域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通过建立多层次天然气交易市场体系,促进竞争、提高市场效率,逐步形成竞争性市场体系,并进一步助推天然气价格改革和体制改革。
(三) 加强天然气市场制度建设,夯实市场体系的制度基础
第一,要健全天然气市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天然气领域现有法律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根据天然气领域的新形势,修订完善现有的法律规章。在开展油气法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中长期考虑出台一部天然气领域综合性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第二,要逐步制定与完善油气体制改革系列配套文件。根据《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八项重点任务,逐步制定与完善油气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应全面覆盖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出口、管网运营、下游配售、产品定价、国企改革、储备体系、安全环保等领域,成体系地制定与发布。
第三,要完善天然气市场机制,尤其是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天然气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属于能够放开的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其价格应循序渐进、稳步放开由市场调节。
第四,要着力建设天然气市场监管制度。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构建明确的监管框架,理顺监管部门间的职能划分,建立相关部委共同参与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针对天然气领域尤其是上游中游存在的垄断型市场结构,以及一些市场分割、行政垄断现象,要引入并加强反垄断法与公平竞争审查在天然气市场监管中的应用。要更多地依赖市场监管而非行政干预,以构建清晰透明的市场规则、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基础,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