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10周年之际,中石油集团公司首次发布《西气东输(2002-2013)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显示,西气东输工程已由最初的一条管线,发展到三条管线,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年输气能力达770亿立方米。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清洁能源输送的主动脉,西气东输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如果说十年前西气东输一线的贯通开启了中国的“天然气时代”,那么今天西气东输三条气龙则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构筑中国清洁能源大动脉
举世瞩目的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包括一线、二线和三线共三条输气长龙。
材料显示,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一线全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西气东输一线管道首次在中国大规模采用X70级管线钢,增压后年输气能力为170亿立方米,开创中国管道建设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的新篇章;西气东输二线则于2012年12月全线建成投产,其主干线全线采用X80级管线钢,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将中国管道建设带入世界领跑者的行列;如今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于2016年全线投产的西气东输三线,其年设计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
与10前相比,今天的西气东输工程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即专指以中国西部和中亚天然气为主气源、以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为主要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支干线管道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的天然气输气系统。特别是三条输气干线如三条长龙,由西向东、蜿蜒向南,构成了中国天然气输送的核心大格局,成为中国清洁能源输送的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