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下跌、环保压力剧增的形势下,天然气业务成为中石油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中石油已把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成长性工程。
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销售企业,中石油集团2015的天然气销售量1226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83%,“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为12.9%,五年共销售天然气530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销售量的2/3以上。
尽管“十二五”的天然气消费平均增速高达两位数,但在近两年里,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已经明显放缓。中石油对此的分析和解读是什么?其对“十三五”的天然气发展规划都有哪些具体安排?
在6月1日召开的“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得了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
“十二五”的前高后低
在展望“十三五”规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石油“十二五”的天然气业务发展情况。概括来说,其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现象——前期天然气产销增速迅猛,后期则增长乏力,增速下降。
2015年,中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达 95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2.7%,供应天然气 1226 亿立方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70%,相比 2010 年增加 83.2%。
截至目前,中石油已经建成长庆、塔里木、西南、青海四大天然气产区,2015 年新建配套产能110亿立方米/年,产能规模可达858亿立方米/年,可满足国内40%以上的天然气需求。
除了增加国内自有的产量,“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立足国内、统筹国外,千方百计增强资源“底气”,累计从中亚、缅甸、海上进口天然气1600亿方。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 C 线、中缅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以及西气东输三线西段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中国石油在役天然气管道超过 5万公里,覆盖 29 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供气网络。
“十二五”前三年,2011年到2013年中石油的天然气销量平均增速是18.4%,但2014年、2015年立马掉到个位数,2014年增速是8.1%,去年2015年增速更是剧降到2.9%。
对于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国石油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赵忠勋分析说,首要原因应该是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调整到中高速增长,很多像冶金、建材、陶瓷、玻璃等行业放弃使用天然气,对销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我们天然气严重供不应求,因此不敢大力开发市场,这也导致了后期市场增长乏力。此外,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煤炭价格也大幅下跌,使得天然气价格的竞争力也下降了。所以,这几点造成了我们十二五后两年增速的下滑。”赵忠勋说。
“十三五”的规划蓝图
“十三五”期间,中石油对天然气业务的定位是战略性、成长性业务,要在低油价下打造成新的增长极,必须加快发展。
从具体数字上来看,“十三五”期间,中石油计划供应天然气7500亿方,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0%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石油天然气业务发展思路是保自产、调进口、强销售、拓终端、优储运,统筹协调天然气业务链生产、贸易、储运、销售、调峰等各个环节,实现天然气全业务链价值最大化。
中石油方面对未来天然气消费继续增长抱有信心。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是5.6%,世界是23.7%,2015年我国人均天然气是134方,而全球人均是471。中石油认为,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还很低,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对未来的三条政策建议
尽管对天然气未来的预期乐观,但中石油方面也坦言,总的来看,天然气销量能否恢复增长的关键因素看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否到位。
赵忠勋说,如果天然气在大气污染治理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需要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对此,他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
比如,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环境容量小的区域设立禁煤区,并扩大范围,逐步关停燃煤锅炉,改为建设燃气锅炉。
第二,鼓励发展天然气的发电项目,出台天然气发电与光伏、风电同等的补贴优惠政策。现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做好天然气和新能源的配合,对于实现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很有帮助。
第三,出台天然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等的扶持政策,加大天然气汽车的扶持力度。